2010年9月28日

常用或不常用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判斷嗎?

最近JCR有一篇文章,看摘要覺得蠻有意思,有空再找原文看看:

Outpacing Others: When Consumers Value Products Based on Relative Usage Frequency

過去大家都認為,若一個產品因為使用的機會較多,消費者會傾向認為產品的價值較高,也就比較願意付較高價格取得。但本研究認為,所謂「常」或「不常」是一種相對的概念,相對於一般人,若雖然你每週用,但還是比一般人少用,那價值感就會降低。這應該還算蠻合理的。與Anchoring 的概念類似,其實他人的狀況就是我們定鈿的基準,依此再來決定產品相對於「我」所帶來的價值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語言的誕生  語言是一種後天文化的教育產物,還是像蜘蛛結網般的生物本能呢?Steven Pinker認為人類與其他萬物的差別也許不是很大,但語言絕對是一個關鍵的原因,並且舉出許多例證,說明雖然各地有不同類型的語言,但使用「語言」卻是人類的本能(Instinct)。   語言是本能的第一個證據就是在全世界… Read More
  • 數據分析做電視節目  有人說數據分析是未來行銷工作中,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但是數據分析準確嗎?在下面這個演講中,發現amazon與netflix兩家公司用了不同的數據分析方法,結果是netflix勝過amazon。結論就是,amazon這種採用實驗方法的作法,反而不如netflix直接以過去資料評估消費者偏好。… Read More
  • 如何利用calibre去除DRM,讓kindle也可以讀kobo雖然用kindle已經很多年了,但最主要還是用send to kindle、Instapaper跟calibre訂閱報紙這幾種功能,等了很久,還是等不到台灣的書商銷售kindle格式的電子書。這幾年,大概好讀是我下載最多電子書的地方了。今天無意間發現兩篇文章(1)(2)說明如何破解DRM,再匯入Ki… Read More
  • 錯誤推薦的代價推薦什麼時候會有風險 1.買錯的代價很高 2.個人偏好(品味)難以捉摸 3.推薦後減少自己獲得產品的機會(員工旅遊,你去我就不能去之類) 4.減少個人獨特性 … Read More
  • 命名的偏見 當你叫一個人小孩,他的能力就被限制在小孩小心我們使用的字,它可能帶有某種的偏見 … Read More

0 意見: